海量資料分析

 

『每一分鐘,有68萬則臉書PO文,3000張Flickr照片,4.7萬次APP下載,2億封email寄出….。』隨著數位時代進程,網路普及、頻寬升速、行動載具功能愈發強大,個人(消費者)訊息透過自己提供或是創造出來的資訊儼然塞爆了各家後台(平台)的資料庫,而這些爆量的資料源在行銷專家的眼中已成為含金量高的行銷籌碼,是為Big Data。

 

本書的作者身分是IBM全球副總裁,想當然爾,裡面的內容取材與案例皆是在宣揚IBM執行的豐功偉業,仿若IBM的Case Study論述。如果撇開IBM的執行層面與自吹自擂的銷售話術不談,對於海量資料的觀點與運用方式的確有參考的價值與意義所在。

 

其實,使用消費者資料做資料庫行銷是一直存在的,以往,我們稱之為會員行銷(直效行銷),透過會員的基本資料,發送廣告訊息或是直接接觸該會員做銷售(洗腦)。不過,這些資料畢竟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說是不精準的(會員亂填個人興趣、喜好..)。而海量資料(Big Data)的形成卻是源於個人不自覺得提供,相對的精準度提高甚多。

 

但,要提煉出這龐大資料的黃金成分,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作者提出的問題點:因為資料的結構不同,要整合這些資料做分析可是需要花費很大的工程。一般資料可概分為三種類型:

  1. 1.結構化資料:依據企業主需求而在一開始就建置的資料庫架構,所得到的資料就是相當完整結構性資料,所以運用起來也相對容易與方便。(以表格做為框架的資料,例如:會員資料、參與活動的消費者資料…。)

  2. 2.半結構化資料:資料在建置初期已設定基本(簡單)的架構,但是非強制使用者需要完整參考。(資料形式是文章形式,例如:電子郵件、部落格文章…。)

  3. 3.非結構化資料:泛指一切沒有固定格式、或是標準化的格式而言。(資料無一標準,例如:圖像、聲音、影片,或是PDF、純文字與OFFICE文件)

而海量資料之所以被廣泛討論與重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於半結構化資料與非結構化資料的大量產生,而這些資料卻是左右精準資料庫行銷的最重要元件。

 

 

本書裡頭提了一個最經典透過資料庫分析因而創造出一次成功的銷售案例;全球零售通路龍頭Wal-Mark,管理人員分析銷售數據的時候,發現一個難以理解的狀況,啤酒與尿布兩件無關聯性的商品居然出現正相關的銷售數字?經過研究消費者家庭結構,才發現原來年輕有小孩的夫妻,通常由媽媽留在家裡帶小孩,由爸爸出門買家庭所需的日常用品,買了尿布,就順便買啤酒。於是Wal-Mark就將尿布與啤酒兩項商品放在同一區塊,因而創造了驚人的三倍成長業績。而以上的成功案例還是在雲端、Facebook、Twitter、智慧型手機、平板….尚未出現的年代呢。

 

 

在數位世代,隨著各式載具的出現,消費者隨時隨地不在產出一連串的資料,對於廣告主或是廣告媒體商而言,這些資料無疑就是發掘潛在消費者消費模式的最佳利器。透過海量資料的分析,即可鎖定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在相同的行銷預算中做精準的廣告遞送。因為雲端概念的出現賦予海量資料的價值,而海量資料的價值則在於分析之後,而能預知未來可能的(消費需求與趨勢)變化,擬定行銷策略。這才是Big Data的真正價值。

 

 

書名: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

作者:胡世忠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定價:360元(NT)

頁數:270頁

 

雲端時代的殺手級運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海量 data 分析 big
    全站熱搜

    雷納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